为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留下来,这些城市真的很努力!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盛唐,与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就达70多个;明清时期,“西学东渐”,西方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医学等学科传入中国,加快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改革开放40年来,一批批外国专家来华工作,也为我国的建设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而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外籍人才来华更是”借外智,强内功”的双赢决定。为吸引更多高端外籍人才留下来,中国各大城市都在积极推出利好政策。 

  北京: 为外籍人才提供创新服务

  为让更多外国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北京采取多形式、个性化的精准服务,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审批流程,压缩办结期限。截至目前,北京已为约有5万外国人颁发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

  中新网报道,为帮助外国专家更快地融入、适应北京生活,外专中心策划各种活动送去个性化服务。比如与7所国际学校签署合作协议,针对有子女入学需求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协助其子女优先录取。外专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开展有温度的服务活动,主动对接企业、高校等,为更多的外籍专家提供精准、有品质的服务。 

  不仅如此,今年1月17日,北京市首个由政府牵头、通过购买服务形式为外籍人才提供服务保障的工作机构——北京市朝阳区外籍人才一站式政务服务工作站揭牌成立。

  朝阳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服务工作站整合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商税务、公安户政等功能于一体,旨在为外籍人才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上海:多举措吸引外籍人才在沪发展

  近年来,上海相继制定出台了“人才20条”、“人才30条”等政策措施,外国人才在沪工作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外国人才集聚度不断提升。根据统计,目前在沪工作的外国人数量为21.5万,占全国的23.7%,居全国首位,有55名外国专家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上海还在国家外国专家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推动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外国人才签证制度等一批外国人才政策改革和创新在沪试点实施,并进一步从更好满足市场主体和外国人才的需求出发,制定推出便利化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广东:个税大优惠支持外籍青年创业就业

  说起吸引人才,广东省就比较实际,直接与“钱袋子”挂钩。

  新华社报道,广东省财政厅6月22日发布《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明确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在珠三角九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已缴税额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的15%计算的税额部分,由珠三角九市人民政府给予财政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通知明确,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及入选人才工程或人才项目获得的补贴性所得,纳入差额补贴的个人所得范围,鼓励外籍人才到大湾区工作创造价值,同时支持外籍青年来大湾区创业就业。